自從一眾廠商追隨蘋果的步伐取消耳機孔之后,包括筆者在內的很多人經歷了一個由恨到愛的過程:從最開始的揮淚告別有線耳機,到慢慢接觸以蘋果Air Pods為首的真無線耳機,最終拜倒在真無線耳機的石榴裙下并大喊一聲真香!
盡管性能確實強勁,不過蘋果Air Pods的價格還是讓我心頭滴血,尤其是Air Pods2的價格非?!疤O果”。而不少國內的廠商也將目光對準了新興的藍牙耳機市場,比如小米、魅族和本文的主人公漫步者。不過在幾經考察之后,筆者還是選擇了漫步者新近推出的LolliPods真無線耳機?,F在筆者就把這段時間的體驗結果分享給大家。
顏值:外形中規中矩,材質溫潤如玉
拿到LolliPods后,筆者的第一反應是溫潤如玉。在外觀上,LolliPods同大熱的Air Pods沒有太大區別,半入耳式的設計如今深入人心。不過LolliPods的材質則讓人有些意外,盡管早知道是塑料,但摸起來卻沒有塑料慣有的廉價感,配合清新的白色,給人一種溫潤如玉的感覺。
不過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我發現LolliPods還是和蘋果Air Pods有些許差別,LolliPods的個頭要稍大一些,戴上去更加牢固,不太容易掉下來。筆者周圍的朋友也試著體驗了下LolliPods,確實挺牢的。至于舒適度就見仁見智了,在每天2小時的使用之下,耳朵并沒有感到難受。
音質:漫步者的獨家調教了解一下?
對于一款耳機耳機而言,最重要的還是音質。筆者從小到大也買了漫步者的很多產品,從電腦的音箱到手機的有線耳機。漫步者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個字:穩。這也是這次選擇LolliPods的原因之一,相比于其它廠商,漫步者的經驗更讓我看重。
從硬件上看,LolliPods的性能并不弱:13mm高保真大動圈、高通QCC3020方案、支持藍牙5.0、aptX音頻解碼等等。不過再好的硬件如果沒有軟件的支持也是發揮不出應有的性能,這就很考驗廠商的功力了,好在漫步者并沒有讓我失望。
以神曲《加州旅館》為例,這是筆者最喜歡的歌之一,我也經常用它來測試耳機。用LolliPods聽1977年現場修復版,高音部分表現驚艷,最后的雙吉他Solo聽的人蕩氣回腸,低音部分也沒有落下,下潛到位,主唱的鼓聲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傮w上,我對LolliPods的表現很滿意,漫步者對這款耳機還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漫談:操作和續航
在人機交互上,蘋果是開創者,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漫步者就沒有任何創新。LolliPods的使用邏輯非常簡單:從充電盒取出就可以自動開機串聯并與手機進行配對,唯一要注意的就是第一次使用要同手機進行藍牙配對。接電話、播放、暫停等都可以通過單手輕松實現。不過筆者還是很期待能通過觸摸耳機的方式來調節音量,不知漫步者后續是否能發布新固件支持呢?
對于續航,像我這樣的電量焦慮癥患者表示可以接受。在充滿電的情況下,LolliPods的累積續航時間可以達到一天多,而且耳機倉也可以提供額外的續航。唯一讓人有些難受的就是耳機倉還在使用Micro USB充電口,在Type C大行其道的當下,增加了使用成本。
總結
經過一周多的體驗,我認為LolliPods是一款對得起售價的產品。價格雖然只是蘋果Air Pods的三分之一,但它在顏值、音質和續航等方面都有著相當的表現。預算吃緊的朋友,不妨試試漫步者的這款產品。畢竟在299的價格之下,充電口之類的問題只是小節罷了。
推薦閱讀:adobe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