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手機這種事情,涉及的細節問題太多,薄一點怕續航不行,厚一點怕影響美感,用金屬材質怕信號不好,用塑料材質怕檔次上不去,搞些精致的雕工和曲面怕良品率不行。要做好一部手機不容易,做得合適而恰到好處更難,現在人們開始推崇匠人精神了,其實做這東西的更高境界是不瘋魔不成活的事情,像喬布斯一樣。
8月11日ZUK發布了市場期待已久的首款手機Z1,售價為1799元,當晚19點在京東和ZUK官網實時開啟預約?,F在做手機遠比以前難,發布會開了之后拖幾天就會被罵賣期貨手機,干脆利索地立刻開始預訂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在現場看到了Z1的真機,有些三星S系列手機的風范,但上手后感覺流暢度更佳??戳讼逻@款手機具體的技術參數,有種找到寶貝的感覺。高通驍龍801處理器,沒有盲目上有發熱問題的810,不冒進;64GB大存儲,rom做到這么大,外置存儲基本可以不要了,也可以平息一些爭議;雙卡雙待7模18頻全網通,一直覺得雙卡雙待是現在人們的剛需,但搞不懂為什么很少有廠商對此進行支持,想必是受了iPhone的影響,但總覺得堅持單卡是一種不正常的取向。
支持快充的4100mAh高密度電池,續航能力提升是個重要的技術趨勢,不要求用兩三天,至少能讓人用夠一天12個小時,不用帶著充電寶到處跑;正反插拔設計的Type-C+USB3.0接口,這個設計非常貼心。1300萬像素索尼IMX214堆棧式后置攝像頭,這個攝像頭光實場景調校就用了2400小時,啟動做了優化僅需0.5秒,適合搶拍。
從基本功能來說,Z1基本上照顧到了市面上大多數的大眾和小眾需求,至于要追求所謂流暢的美感,金屬質感,外觀優美帶鏤花等這些進一步的需求,竊以為必要性不大。這么說并未暗示Z1不美,但這種美在不同人的眼里是見仁見智的,不過手機畢竟是手機,在基本功沒做好之前就是給做成天物,也不過是給人用來打電話上網的,反而還有舍本逐末之嫌。
ZUK手機的CEO常程對觀點表達上相當不含糊,明確告訴在場粉絲,你想看一塊鋼板的旅行的發布會,請去別家,想聽任何制作工藝,也去別家。過去我們聽過太多所謂的整體成型,鏤花雕空、酸堿浸泡、弧度拉伸等制作工藝的故事,可仔細想一下,這些與用戶關系不大,你良品率只有30%又能怎么樣,證明自己成本高還是工藝水平高?用戶要的只是一款手機,要的是手機在前臺的表現,你后臺如何實現的誰能聽懂,誰能理解。
在發布會上,常程沒講太多設計方面的事情,而是分享了十個故事來說明做這款手機的過程。Z1的研發過程用了十個月,每條曲線每個細節中都有故事。這是一段瘋魔的時間,在QQ群和微博及貼吧中的混跡,什么都沒有就在京東上進行盲籌,產品外形出來后蓋著布讓大家用手摸爽不爽,一個插口不爽換套模具耽誤一個月,常程坦承自己已經變成95后的心態,而他真實的年齡已過40。
他承認一款手機具備讓人爽的功能,但到底是讓人看著爽還是用著爽,倒是需要研究的。研究結果是,手機首先要讓手爽,這是最重要的。Z1的U-Touch是全球第一個使用Home鍵通過指紋芯片實現全套手勢操作的特性,簡單來說,一般手機都會有三個鍵,或實體或虛擬,大多數返回鍵在右邊,華為的返回鍵在左邊,但Z1手機只有一個鍵,返回、主頁和多任務鍵都集成在這一個鍵上,這提升了按鍵的效率,是一種相當大膽的顛覆性創新。
手機的交互功能其實一直以來都是被忽略的,為了美觀,為了在整體看來不違和,各家廠商都做了各種努力,但總的來說包括Home和返回在內的鍵至少有三個,安卓用戶已形成習慣。Z1在Home鍵上的創新,在使用上看是一種順滑的習慣轉移,用戶不需要付出轉移成本,而這種習慣轉移的結果就是交互的進一步簡化。這在安卓機發展史上是一小步,卻是智能機發展過程中的一大步。常程在幾個月前說這款手機會有革命性創新,看來不是玩笑話,接下來就是接受用戶的檢驗,看看實際效果如何了。
Z1手機使用的是ZUK研發的ZUI系統,一些小特性相當吸引人。圖標第三方重繪的資源庫有1500個以上。極具藝術感的圖庫,別致的相框鎖屏,畫框式的照片呈現等。你收到的信息,相同號碼都會歸在一類之下,電影票、團購和航空執機信息等都會被自動歸類,
與多數手機不同的是,Z1預置的app用戶完全都能卸載,為此常程專門招了一批技術高手。他要做的是讓安卓系統不再越用越卡,讓后臺進程不再頑固自啟,把程序間的聯動機制打斷,并且系統還會自動清理垃圾和進行內存加速。安卓系統相對開放,過去人們總說安卓系統比iOS卡,其實是沒有看到為什么卡的關鍵所在,Z1把這些事情做了,要是系統還卡,那就真是系統的問題了。
Z1的發布,沒有販賣什么情懷,只是分享了一些開發中的故事,點點滴滴引人入勝。ZUK手機很明顯是要為年輕人設計手機,首先瞄準的是重度用戶,一些細節上的改進和創新,也都瞄準了青年人的核心需求。邀請年輕人一起來做一款手機,看上去很難,但這是一個要全身心把自己交付出去的態度,或許更是做一款好手機的最佳姿態。
推薦閱讀:四川焦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