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四平市推動項目建設紀實
編輯:劉超 來源:吉林日報 2022-12-09 07:58 校對:孔笑妍 審核:金可紅
2月28日,四平市2022年春季項目集中開工現場。(資料圖片) 毛思博 攝
四平君樂寶乳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資料圖片) 高鴻 攝
年產6億米光伏用鎢絲建設項目。(資料圖片) 王健 攝
總投資4.6億元的金恒建材年產50萬噸盤扣式腳手架項目。(資料圖片) 袁松年 攝
吉林中聯重科智能農機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高端大馬力拖拉機。(資料圖片) 高鴻 攝
一個個項目簽約落地,一處處工地火熱開工,一條條生產線投入運營,新的經濟增長點在英雄城“次第花開”。
今年以來,四平市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招商是頭等大事、項目落地是評價標準”理念,堅持“計劃不變、任務不減”的工作目標,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克服疫情和下行壓力雙重影響,堅定不移穩增長,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完善保障等方面強勢發力,為四平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合力大招商招大商——
到位資金穩步增長
項目是發展的載體,投資是增長的血液,招商是財富的門戶。
四平市高位運作,統籌安排,制定多項舉措,持續吹響招商引資“沖鋒號”,上下同心,全域合力大招商、招大商。2022年一季度,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增幅位列全省第一方陣,實現開門紅。1-10月,全市招商引資到位資金穩步增長,增幅實現25.48%。全年到位資金增幅預計實現15%以上,力爭達到30%。
建立健全招商全流程考評體系。樹立目標導向,科學評價招商。研究制定《2022年度各縣(市)區招商引資全流程考核評價辦法》,建立健全招商考評體系,確立周調度、旬預警、月通報的跟蹤考評機制,以實際利用內外資金到位額為主要考評指標,兼顧招商項目謀劃包裝、洽談推動、簽訂合同等全過程,并將各縣(市)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帶隊開展“走出去”招商活動納入加分項,推動各縣(市)區抓住窗口期,扎實開展區域合作。7-10月,各縣(市)區黨政主要領導帶隊“走出去”18次,推動了迎新玻璃“一窯兩線”“一窯多線”等一大批項目落地。吉林伊通經濟開發區(長伊片區)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建設項目,總投資10.85億元,占地面積22.4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9.6萬平方米,建設起止時間為2022年4月至2024年12月。項目建成后,可滿足汽車零部件制造業及各類型高新技術企業入駐的科技研發需求,預計年可實現產值0.95億元,利稅0.26億元。
扎實開展“七比七賽”活動?!捌弑绕哔悺睂φ猩添椖恐\劃、洽談、簽約、開工建設、資金到位、招商動態,進行全流程跟蹤調度,一月一曬成績單,每月定期通報招商各項工作情況,持續激發了各縣(市)區招商活力和動力?!捌弑绕哔悺钡慕涷炞龇?,得到了省委充分肯定。
全力開展“請進來,走出去”活動。四平市嚴格落實領導干部帶頭招商制度,鎖定重點區域和目標企業,開展精準靶向招商。2022年以來,開展“請進來”活動20余次,重點對接紅星美凱龍集團、航天宏圖信息技術股份公司、吉林省浙江商會、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俄羅斯科技貿易促進會、白山保護開發區御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團體,探討擴大合作。在無人機制造、農產品深加工(鹿產品合作開發)、醫藥產業、農機產業、智慧農業、預制菜產業等方面深入交流,奠定了合作基礎。截至2022年11月,四平市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帶隊“走出去”5次,足跡遍布7省11市,對接重點企業30余家,進行了廣泛交流和深入對接,成功推動四平市與航天宏圖、雙遼市與玉環昕君機械有限公司簽署4項合作協議;與湖南中煙、立白、迎新玻璃等頭部企業對接,推進四平企業增產擴能。
積極參與經貿交流活動。依托進博會、吉商大會、新能源汽車大會、六市一體化大會等國家、省、市重要平臺,推進四平市域外交流,拓展對接資源,推動項目合作。在第七屆吉商大會上,四平市有6個項目簽約,總投資21.18億元;吉南遼北蒙東六市一體化高質量發展首次市長聯席會議在四平市召開,六市商務部門簽署《商務一體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商貿物流、信息化交流、經濟技術合作、會展經濟、縣域和開發區合作等方面達成合作共識;大會期間,市商務局承辦吉南遼北蒙東六市名優特產品展銷會,邀請300余家知名企業,2000余種名優產品來四平展銷,共計接待4.46萬人次觀展購物,銷售總額達702.8萬元。
為凸顯招商引資比較優勢,吸引更多的項目落地生根,四平市相繼出臺《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招商引資中介人獎勵實施辦法》《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兌現流程》《政府簽署招商引資合作協議工作規范》等,進一步規范招商引資行為,提高了服務質量和辦事效率。
對前期有洽談基礎的招商項目,四平市堅持常態化跟蹤對接,不斷深化共識,挖掘合作契合點,積極推進重大招商項目落地。四平市與航天宏圖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積極接洽,在無人機制造、智慧農業發展、大數據發展、校企合作等方面達成合作意愿。11月1日,航天宏圖與四平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與紅開區管委會簽署項目投資協議、與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簽署校企合作協議。其中,紅開區項目投產運營后年產值可達1億元。
扭住“牛鼻子”,跑出“加速度”——
項目建設呈現“四高”態勢
扭住了項目,就扭住了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抓住了“速度”,就抓住了項目投運達效的命門。
2月28日,四平市64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集中開工,涵蓋產業發展、城市建設、民生工程等多個領域;4月28日,全市二季度88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集中開復工。
今年以來,四平市項目建設總體呈現“四高”態勢:開復工率高——全市已開復工5000萬元以上項目279個,總投資844.6億元,億元以上項目167個,總投資772.3億元,超額完成年初計劃。新開工項目占比高——新開工5000萬元以上項目134個,占比48%,高于去年同期4.1個百分點。入庫入統率高——項目入統率85.9%,高于去年同期7.7個百分點。投資增幅高——1-10月,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3.84億元,同比增長2.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7個百分點。
強化服務指導。發改、財政等部門主要領導帶隊,到省對口廳局對接學習,梳理完善《國家和省資金支持領域政策解讀》手冊,明確專項債券、政策性金融工具、中央及省預算等重點項目謀劃方向,提高了項目謀劃針對性。組織開展專項債券項目謀劃專題培訓會,謀劃能力得到提升。
狠抓項目謀劃。制定《四平市“六新產業”發展“四新設施”建設推進工作總體方案》;成立領導小組,書記、市長任組長,各副市長任副組長,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農業農村局等部門牽頭推進,分產業制定實施方案,謀劃推進5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491個,總投資2582.7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99個,總投資2453.4億元。
緊盯國家、省重點支持領域,成立推進工作專班,謀劃儲備專項債券、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擬爭取資金項目335個,總投資868.76億元。篩選83個重點項目集中推進,積極申報2023年第一批專項債券資金。
堅持高位推動。市長掛帥、督導,市政府常務會專題研究項目工作,各縣(市)區黨政“一把手”深入現場、對接企業,形成各地各部門一層抓一層、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開展投資項目百日攻堅活動,針對重大項目建立工作臺賬,市級領導每周召開調度會,項目中心每日跟蹤調度,一批重大項目加快實施。
狠抓項目開工。制定清單、動態管理、分類推進,185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復工;趕工期、搶進度,全力追補疫情造成的損失。發揮市縣兩級項目中心作用,每日調度監測項目施工人員上崗、工程進度、投資完成等情況,對43個冬季施工項目,列出清單、建立臺賬,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明年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提供有力支撐。
積極爭取資金。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隊,赴省相關部委、廳局及國開行、國能吉林公司等重點企業,匯報對接項目,得到認可;縣區、部門領導分兵把口,具體銜接跟進,確保申報項目質量和成功率。今年以來,四平市26個項目獲得專項債券資金28億元,超過前兩年爭取總和。其中東北農產品集散中心項目獲得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資金0.78億元,棚戶區改造等16個市本級項目獲得中央預算內資金1.38億元。
重大項目重點推進。年產20000噸銅料產品加工制造項目,由玉環昕君機械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計劃投資2億元,建2-3條生產線,年產2萬噸銅棒,預計產值10億元、利稅1.3億元,為后續下游企業生產提供原料;而后,推進配套企業入駐、健全鏈條,擬投資10—15億元,計劃入駐4家配套廠,生產主要以銅為原料的閥門、衛浴、汽車及摩托車配件等產品,預計產值20億元左右;最后,推進產業園區建設、擴大效益,計劃2年左右建設“智能裝備制造產業園”,可容納30余家企業,形成產業集群集聚效應。
迎新玻璃“一窯兩線”“一窯多線”項目,擬依托現有產能,計劃總投資10.5億元,占地20公頃,建設高產能的“一窯兩線”光伏玻璃蓋板、汽車玻璃、電子玻璃生產線。項目投產達效后,預計實現年銷售收入8億元、納稅4000萬元,增加就業350人。還計劃建設“一窯三線”項目,計劃投資10億元,兩個項目合計總投資20.5億元。
保駕護航有章法——
完善各項服務與督導機制
四平緊盯項目建設目標任務,強化機制保障、審批服務、要素配置和督導考核,持續優化暢通投資環境。
強化機制保障。制定《四平市投資和項目建設百日攻堅工作方案》,成立項目建設工作專班,市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每周召開專題會議,通過部門間聯合會商等方式,有效協調解決項目審批、要素匹配、征地拆遷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全面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和重大項目建設。對已簽約落地重大項目,全過程跟蹤調度,盯緊立項、環評、能評、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等關鍵環節,落實領辦代辦和“秘書制”,倒排工期,掛圖作戰。
強化審批服務。依托吉林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加強投資項目遠程審批服務,全面推行電子在線擬文、電子簽章,持續開展網上“不見面”審批。加快推進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等電子證照的推廣應用,不斷提升審批服務效能。四平市東豐路(一經街—平東大街)道路工程項目,是今年的新開工項目,由四平市晟平國有資本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9164.53萬元建設。市政務服務中心工程建設綜合窗口的工作人員,全程為企業提供領辦幫辦協辦服務,從提供項目協同服務、正式進入審批環節,到取得用地規劃許可證,只用時15天。企業負責人吳曉思說:“以前辦理工程項目,手續復雜時間長,改革后直接到一個窗口就可以了,從咨詢到受理,都在這兒。今年還開通了春季開工項目綠色通道,專人解答、專人受理,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審批速度很快,簡捷暢達?!彼钠绞泄こ添椖繉徟贫雀母锶☆I先。今年以來,納入協同項目儲備庫的項目有238個,其中,政府投資項目123個、社會投資項目115個。發起協同服務的項目193個,完成協同服務生成“一單五清”項目167個,進入審批環節的項目163個,全市新建、續建項目100%經協同服務進入審批。區域評估工作全省領先,應用區域評估成果落地工程項目30個,每個項目至少節約評估費用10萬元、縮短服務時間10天以上。
強化要素配置。發揮市縣兩級項目中心作用,搭建銀企對接平臺,已累計向各金融機構推介重點融資項目80個,4個項目實現融資14.03億元。完善“9+X問題解決機制”,協調解決項目問題58項。深入實施“服務企業年”活動,確定企業知心人6928人,累計遍訪企業17050戶,解決問題3890個,切實為項目單位破解難點堵點。要素跟著項目走,統籌做好資金、土地、水電、燃氣、環保等要素配置,實現重大項目“物流通、資金通、人員通、政策通”,一體化推進。統籌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對閑置土地、閑散土地及停產企業實行“騰籠換鳥”。筑牢安全屏障,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把每個項目都打造成優質工程、精品工程、放心工程。
強化督導考核。深入落實《項目建設“賽馬”考核辦法》,按季度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建設、“一號項目”轉化落地等工作進行考核打分,并納入績效考評系統,形成鼓勵先進、鞭策后進的鮮明導向。編制下發84期《項目開復工情況專報》,定期跟蹤通報項目推進情況,全面營造“比學趕超”濃厚氛圍。開展項目踏查。市發改委聯合市政府督查室,對四平市今年以來開復工的5000萬元以上、已發行的政府專項債券等重點項目,進行全覆蓋踏查督查,與項目負責人面對面了解情況,查看建設進度,查找困難問題,確保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相關新聞】
※ 梅河口市稅務局開展“憲法宣傳周”系列活動
※ 乾安縣:年末項目建設不停工 力爭明年開門紅
※ 和龍南坪邊檢站民警“憲”身說法
※ 通化市森林消防大隊:刺骨嚴寒礪血性 風雪長白練精兵
※ 汪清: 建強“三長”隊伍 匯聚黨建新動能
※ 長春:律師化身“六員”助推“幸福小區”建設
※ 四平44名農民工如數領到169萬元欠薪
※ 琿春鐵路口岸首次以籠車方式出口貨物
※ 長白山:大山深處“訪”藍莓
※ 吉林天橋嶺林區再現虎蹤 當地緊急啟動林警鎮預防人獸沖突機制
